商报《一九四二》引赞誉 还原历史是责任是大爱

11月24日上午,在郑州永威翡翠城“河南微力量意见领袖读书会”上,10名微博“大V”用户率先品读了河南商报十余万字的纪实版《一九四二》全文。[详情]

刘震云:河南人最幽默 幽默是人的最高境界

刘震云是河南人。在他看来,故乡河南给他的影响,不在于具体的材料和营养,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世界观和方法论。[详情]

《一九四二》由刘震云编剧、冯小刚导演的《温故一九四二》,片名更改为《一九四二》。反映的是一九四二年的一场灾难,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影片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并最终导致了自己失败的命运。[详细]

 
1942年河南大饥荒失踪名单
杨妮儿(被卖后下落不明) 周口扶沟县韭园镇大岗村
刘爱娣(被卖后下落不明)郑州小李庄
马自根(被卖后下落不明)郑州市南曹乡安庄
纪妮儿 纪倩 (送上火车不知所终)许昌鄢陵
占用妮 (被卖后下落不明)焦作武陟县占店镇留村
季保同 (去西安逃荒下落不明)荥阳
王聪梅 (被放在山坡上丢失)偃师县光明村
吴金彩 (被卖下落不明)偃师市庞村镇东庞村
 
1942年河南大饥荒饿死人名单

太康县马头乡大王店村 王禄山 王洽深 王狐狸夫妻两口
周口太康马大庄灾荒死难者名单(据马国权回忆)
马国栋的两个儿子(大儿马德先)
麻大爷一家三口(一脸麻子,排行老三,人称三麻子)
马国干
马春云一家四口(老两口,儿子小名叫盼,儿媳妇)
一个院子住了弟兄四人 老大挠爷一家三口 老二器爷 老三胡爷、大儿子介挠、三儿子小三儿、老胡奶奶
老四成奶奶(老四成爷的媳妇)
老化爷三口人(老伴、儿子)
老周大爷
马宝珠夫妻俩
老恨爷夫妻俩
羊羔夫妻俩
马宝忠三口人
马家小头跟三口人、弟兄二人
老壮爷父子二人
老强爷夫妻俩
老邪夫妻俩
老邪活(吆喝)一家四口(包括两个女儿)
老朝廷(外号)三口人
老铁锤(外号)
马虎夫妻俩
老蒺藜夫妻俩(卖胡辣汤的)(注:据马国权称,马宝忠、三麻子、小头跟、老化爷、老壮爷、老蒺藜、老挠、老胡爷等人外出逃荒后,至今没有回村,生死不明。)

 

我们追溯过往 为了发掘 为了记录

我们重提历史 为了铭记 为了昭示

2012年11月20日,《河南商报》推出大型特刊《1942》,追溯发生在1942年河南的那段历史。共约十一章30节,20天百余版,敬请关注。

1942年,河南一场旱灾,致死300万人,致使300万人逃亡,灾难深重。然而,更可怕的是,很少有人或者典籍提及这段历史。

二十年前,因为发生在河南的这场灾难,刘震云写了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部作品之一,呈现出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沧桑历程,最终,这段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即将搬上银幕。。

尽管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段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灾难的幸存者和见证者正一个个离世,他们每走一个,人类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就被稀释一点。

历史需要记忆,记忆需要记载,而只有记载了才有更多的机会被后人重提,无论这种记载的方式是小说、电影还是新闻纪实。

《河南商报》试图通过报道的方式,抓住这段历史的尾巴,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机构,用自己的方式,让历史归档。[详细]

 

在遗忘的历史中寻找微弱的光芒

直面一九四二

 
 
 
策划:刘静沙 编辑:祝萍、王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