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殷墟已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候选项目,并将在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接受评审。 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的殷墟,百年来共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文、上万件青铜器和种类丰富的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保护殷墟这一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2001年4月安阳市人民政府决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上报河南省政府。
[评论]
光明日报:殷墟 人类文明的宝库
殷墟:免费“盛宴”5天宴客20万人次
今年夏季,对于安阳人来说,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殷墟“申遗”成功。趁着这股热浪,殷墟于7月16日起免费对外开放一个月,将殷墟旅游又推向了一个高潮。 7月20日,是殷墟免费开放第5天,一大早,殷墟博物苑门前又排起了长队。离殷墟博物苑大门还有足足1公里,记者就看到了前来参观的游客。据介绍,仅20日一天,前来参观的游客就达5万余人。
[详细]
"申遗"成功了
北京时间7月13日15点16分,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传来消息,河南安阳殷墟"申遗"成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阳殷墟也因此成为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之后中国的第33处世界遗产。
[详细]
图片新闻
司母戊大鼎--世界青铜器之最
殷墟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巅峰
殷墟车马坑---中国古代最早的车马实物和道路遗迹
殷墟甲骨文----中国汉字的鼻祖
殷墟博物苑正门
媒体报道
■
殷墟申遗: 走了5年路 关键:环境达标和文物展示
让全世界专家惊叹的殷墟,从申遗的第一声呼唤起,就被推向了一条荆棘之路,而且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5年。然而,这个被称为第二个“古埃及”的殷墟,能像今天埃及的金字塔一样让全世界人都向它“朝圣”吗?
[详细]
■
遗产大会议程一改再改 应了中国老话好事多磨
世遗大会评语:这里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至今仍为世界上1/4的人口使用●省委、省政府致信祝贺;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发电祝贺
[详细]
■
殷墟申遗6分钟过关 安阳人载歌载舞欢庆
“殷墟申遗通过了!”昨日下午3时许,从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传回的好消息,在安阳不胫而走。经过一波三折的等待之后,这个消息格外振奋人心。据悉,成功申遗的表决过程只用了6分钟
[详细]
■
跻身世遗赢得机遇 申遗成功带来产业发展机遇
[详细]
■
功劳簿上铭记功绩 老人发现了司母戊大方鼎
殷墟“申遗”成功,整个安阳沸腾了。在通往殷墟的道路上,到处是欢乐的人群。走在这条路上,看着宽阔的马路、生机盎然的绿化带、清澈的洹河水,不少人的思绪回到了5年前。
[详细]
■
安阳荣耀举城欢庆 村民:会有老外来这瞧稀罕
“中国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了!”昨天下午4时许,在安阳市政府举行的庆祝殷墟申遗成功大会上,省政协主席王全书连线立陶宛,听取了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关于殷墟申遗成功的简短汇报后,声音洪亮地宣布。
[详细]
■
申遗成功前一夜 等待没有结果市长鞠躬道谢
按照第30届世遗大会的议程,殷墟申遗的审议工作,原定于北京时间7月13日凌晨出结果。为此,12日下午起,安阳数万市民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殷墟博物苑门前的广场和大道上,在酷暑中等待着那激动人心一刻的到来。晚10时许,各单位组织的15个方阵3300多人,手持国旗、彩色荧光棒进入主会场。
[详细]
■
殷墟成功"申遗" 《世界遗产名录》已达33处(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