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公司变更说明范本

第2 ♍️公司变更说明怎么写

第3 ♍️公司变更说明函图片

天山泰山手牵手,塔河东海心连西湖区公司变更说明模板心。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共同把新疆的工作做好。”

新时代高质量开展对口援疆工作硕果累累。如今,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援疆、持续深入推进干部人才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援疆新举措、新成果,已精准实施并取得成效;19个援疆省市坚持每年将援疆资金总量的80%用于县及县以下、80%用于民生,惠及天山南北各族群众,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变“输血”为“造血” 助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在和田市产业园区一家纺织企业崭新的细纱车间里,女工祖丽阿亚·图孙托合提指尖翻飞,雪白的棉线在她手中化作如丝细的纱线。

“今年2月,看到招聘广告后,我就来应聘了,现在平均每个月工资有3500元左右。”祖丽阿亚·图孙托合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2025年6月27日,在新疆和田市产业园区新疆纱纤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整理布料。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去年8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促成这家企业在和田落地,构建起集互联网平台运营、高品质时尚服装加工、织布印染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开创新疆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企业负责人黄浩铭介绍,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吸纳就业700多人。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可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服务200多家服装企业,预计每年带动地区工业产值30多亿元。

2023年以来,19个援疆省市紧扣“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精准发力推动一批现代产业项目在辽阔戈壁与葱郁绿洲间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打造引擎。

2025年6月27日,在新疆和田技师学院,北京援疆教师李宝(右三)和当地教师一同指导学生维修汽车。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产业援疆的硕果,既绽放在现代化厂房,也孕育于曾被遗忘的土地。当纺织机械在和田地区的车间里轰鸣,另一抹充满希望的新绿,正在数百公里外的喀什地区盐碱地上顽强舒展。

在喀什市阿克喀什乡,曾让种植户吐尔洪·亚森束手无策的重度盐碱滩,在上海援疆引入的科技公司手中焕发生机。科学配比的改良剂作用下,200亩青贮玉米苗破土而出,出苗率超95%,与周边荒芜形成震撼对比。

“以前,很多苗发出来就死了,看着心疼。现在这片地绿油油的,收完玉米还能接着种冬小麦养地,日子有盼头了!”种植户吐尔洪·亚森抚摸着青翠的玉米苗,喜悦溢于言表。

上海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喀什地区工信局副局长任庚坡说,援疆指挥部创新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成立沪喀产业协作联盟,一批依托当地资源与成本优势的新项目落地,“这些项目已直接带动就业2.9万人,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端稳了‘饭碗’”。

2025年6月25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技术人员在培训从当地招聘的农业产业工人。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如今,从和田纺织全产业链的崛起,到喀什盐碱地上的“绿色奇迹”,再到戈壁滩上智慧农业大棚里各种果菜产销两旺,一批批产业带动力强、就业容量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项目,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产业。”一位深耕援疆一线的干部道出关键,“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聚焦受援地产业链关键环节补短板,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打通市场渠道,让新疆自己‘长’出发展动能。”

从“人”援到“智”援 培养“扎下根”的本地人才队伍

骨科医生借助新引进的3D成像设备,精准定位患者骨折部位;儿科诊室里,高清彩超仪让患儿病情诊断更直观清晰……在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人民医院的数字化诊室里,3D成像设备、高清彩超仪等先进医疗装备有序运转,勾勒出智慧医疗的生动图景。

自2023年起,吉林省援疆指挥部陆续为哈巴河县人民医院购置覆盖骨科、麻醉科、妇产科等科室的高科技智能医疗设备,为援疆工作增添更多智能成色。

“智能化诊疗技术让患者的病历数据、影像资料等信息实现远程共享,双方医生借助智能分析工具,可共同对病情进行会诊并给出诊疗建议,让患者在本地就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帮助受援地医生提升了诊治水平,还节约了患者的开销。”吉林援疆医生张晶说。

多年来,秉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对边疆人民的深情,一批又一批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奔赴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他们带着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在各关键领域发光发热,助力新疆的腾飞。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援疆模式也与时俱进。眼下,传统的“人力”援疆模式已逐步转向更具意义的“智能”援疆新阶段,共享、远程、广域、高效成为新时代人才援疆工作的新亮点。

2023年以来,杭州援疆在持续开展“电商培育工程”、援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大楼的基础上,引进头部MCN机构,设立直播培训基地,助力当地培育电商人才。

2025年6月23日,在新疆阿克苏市新疆红旗坡农贸物流园,“95后”电商米尔扎提·卡米力在直播带货当地农产品。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阿克苏市“95后”电商从业者米尔扎提·卡米力以前在外省卖干果,回乡探亲时看到很多人在家门口用手机直播就把农产品卖到全国,也萌生了做电商的想法。在杭州援疆的帮助培训下,他加入电商培训“蒲公英”计划,通过学习微营销运营、农产品社群营销技术和电商实训,1年时间就成为阿克苏地区有名的电商达人。

“是智力援疆带来的机遇,让我用勤劳敲开了人生新的大门。”他高兴地说。

这是2025年6月23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拍摄的阿克苏市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像卡米力这样的本地电商人才,就像蒲公英一样,已经撒播出致富的种子。”阿克苏市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杨哲说,在杭州援疆的指导下,阿克苏市先后引入阿里巴巴、遥望科技,梯次开展“天山计划”“蒲公英计划”“领航员计划”等电商培训班,形成以电商企业、院校、培训机构为主体的电商人才培育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市培育电商人才已达9500多人,带动了当地3万人就业。

为缓解和田地区农牧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北京援疆指挥部组织援疆教师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教师教研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帮扶指导。同时,成立援疆教师“名师工作室”,发挥“传帮带”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受援地打造一支“扎下根”的本地优秀教师队伍。

2025年6月27日,在新疆和田技师学院,北京援疆教师李东军(右)指导学生操作高压变配电设备。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天津援疆教师倪媛自去年8月任和田地区策勒县第一小学副校长以来,以“传帮带”为抓手,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带头讲授示范课、组建校级教研资源库等方式,帮助14名结对的当地教师提升了教学水平,还促成“津策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累计培训教师百余人次,执教公开课10节,提升了当地教育水平。

策勒县第一小学教师赛迪尼撒·阿布杜拉感叹:“倪校长扎根边疆,潜心育人,用专业与情怀提升了我们学校的教学水平,老师们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

多年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机制,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这一机制,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采取“以院包科”模式,对口帮扶喀什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将数字化医疗技术与正颌外科手术相结合,通过手术带教、病例讨论和科研指导,培养了一批专业过硬的当地骨干医师。

上海援疆医疗队队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医生刘凯说:“尽管个人援疆工作有时限,但我们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为喀什二院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业态的不断丰富,新疆对人才的需求已不止于教师、医生等职业。河南援疆积极组织基层党建、科教文卫、商贸物流、住建交通、政法等领域专家乃至两院院士,赴受援地哈密市“传经送宝”,举办的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已累计培训各类人才7.8万余人次。

双向奔赴聚人心 “石榴籽”抱得越来越紧

山海不为远,援疆情谊长。近年来,各援疆省市与受援地从政府间全面合作,到民间经贸文化频繁往来,在双向奔赴中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

“北京天安门、故宫、长城……曾无数次出现在课本上的北京在我面前变得具象、生动。”尽管时间已过去一年,新疆叶城县第十七中学学生阿布都徐库尔·努尔艾合麦提仍对“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暑期研学班念念不忘,“尤其是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无比骄傲、自豪!”

2023年以来,各对口援疆省市已组织数以万计的受援地各族群众和青少年到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著名高校等交流研学,通过实地感受增进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天津援疆指挥部动员天津的学校、医院、企业、商协会与受援地22个乡镇结对子,让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天津青少年手拉手;江西援疆指挥部举办“赣克两地一家亲,民族团结过大年”青少年足球冬令营活动;河南援疆指挥部在哈密市建立100所“焦裕禄书屋”,推进学习“焦裕禄精神”向各族青少年延伸……各援疆省市和新疆各族群众“三交”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

除了文化交流,随着物流畅通发达,如今各援疆省市与新疆各族群众在衣食住行等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这是广东援疆在喀什地区伽师县打造的粤伽新梅产业园(2023年9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粤港澳大湾区“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体验馆里,挑选新疆名特优产品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坚果、瓜果、牛羊肉等成为馆内的“抢手货”;在距离广东5000公里的新疆喀什,通过“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线上平台,消费者动动指尖,即可买到广东菜、粤家电、岭南衣。

各援疆省市之间还打破结对关系限制,全方位推动援疆资源、信息等共享互补,不断提升对口援疆工作的综合效益,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今年6月,在北京援疆指挥部和宁波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宁波青瓷瓯乐巡演活动在北京对口支援的和田市举办。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的艺术家们手持青瓷瓯、瓷编钟等特色乐器,用悠扬的乐声带领现场各族群众穿越千年时光,感受历史与现代的美妙碰撞。

和田市观众依卜拉伊木·哈米提感叹:“这场演出不仅是艺术享受,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元,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山东援疆指挥部推动年产30万吨钛白粉项目在上海对口支援的巴楚县签约落地;江苏援疆指挥部推动联发纺织在南疆落户21家企业……这种“打破结对、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让各援疆省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与新疆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同频共振,进一步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新疆各族群众在与对口援疆省市日益紧密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构建起情感共鸣、发展共谋、成果共享、文化共融的和谐关系,民族团结的“石榴籽”抱得越来越紧。

文字记者:李自良、刘兵、蔡国栋

海报设计:李梦帆

统筹:孙闻、朱舜、吴建路、冯西湖区公司变更说明模板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