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供图

第1 🤭西湖区亦庄代理记账公司

第2 🤭西湖区亦庄代理记账中心

第3 🤭亦庄代理记账公司

中新网杭州7月12日电(王逸飞 鲍梦妮)2025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日前发布。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排名提升一位列全球第七,创下新高。这也是其近五年的第四次进位。

国际航运中心即以优质的港口设施、发达的物流体系、关键的地缘区位为基础条件,以航运服务为核心驱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航运资源的重要港口城市。这其中,港口可谓其动力引擎。

今年,为将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世界一流港口”,浙江围绕“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标准,深化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改革,在去年落地55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接续推进46项改革内容。这样的谋与变,为宁波舟山排名跃升提供了关键支撑,也成为浙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行动缩影。

做长做深港口服务链

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港口条件全球领先。在此基础上,浙江将做强航运服务水平、做长做深港口服务链,作为了提升宁波舟山港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发力点。

在浙江中哲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批锂电池货物在厂区完成装箱,原本需在出海港口进行的开箱查验环节,变为海事工作人员在工厂装箱时同步进行。企业负责人称,这让公司节约了1-2天的物流时间、3000多元(人民币,下同)的物流成本。

在中国“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浙江推出“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改革,从“同装同查”这一小切口切入,使出口物流环节从10个减少至7个,实现装箱到装船全过程“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

改革,将港口服务“拉长”至企业家门口,同样也延伸到了中国内陆地区。

不久前,一列满载耐火材料、办公家具等货物的铁海联运班列从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开往宁波舟山港,标志着“浙江e港通”河南郑州站上线运营。对郑州而言,这是其内陆港建设加快向国际贸易“始发港”“目的港”迈进的重要体现。

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浙江创新推出“浙江e港通”模式。该模式推动宁波舟山港关务、港务、船务全面前移到内陆地区,企业可在“家门口”就近提箱、报关查验、预约进港,实现“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货物装箱时间提早1—2天,准班出运率超90%。

目前,“浙江e港通”在全国已开通西安、合肥、重庆等23个站点。其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让宁波舟山港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

浙江提升港口服务能力的成效,侧面体现于宁波舟山港的半年成绩单里。1-6月,其集装箱吞吐量达2104.8万标箱,同比增长9.8%,创历史新高。

“未来我们将加快集聚国际航运服务资源,大力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集群,打造智慧高效的航运服务网络等,着力培育开放包容、服务最优的‘标杆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舟山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供图

降低企业成本再加力

去年底印发的《浙江省优化港口营商环境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港口营商环境领域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成果经验,营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港口营商环境。在企业最为关注的降成本方面,宁波舟山港也在加力写好阶段性答卷。

几天前,“地中海阿莱西亚”轮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完成约5000立方米的LNG燃料加注。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已累计加注19艘次约11.1万立方米,超过前两年总和。

今年,浙江创新船用LNG和保税燃油加注监管改革,通过调整优化LNG加注安全保障措施、提升LNG船舶通航能力、拓展LNG加注锚地等,使LNG加注成本由最初的49万元降至目前的6万元,为全国最低。

体现持续加力为企降本的,还有浙江在宁波舟山港率先探索实施的“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其通过联通全国沿海主要枢纽港之间的作业信息,提前制定发布船舶进出港计划,方便船方根据班期准时进港靠泊作业。

“我们从阿联酋杰贝阿里至宁波的集装箱班轮,在杰贝阿里有离港计划时,就可提前15天向宁波舟山港预约进港申请,根据船期表倒排到港时间,提前采取经济航速,降低待泊时间,一航次最多可节约燃油830吨、成本近413万元。”航运企业马士基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去年参与试运行的基础上,马士基今年有10条“双子星”航线加入计划,目前平均准班率高于90%。

截至目前,国内11个集装箱枢纽港口、14家航运公司共计445艘船舶已加入该计划,船舶累计节省待港时间超1.7万小时,节省燃油超4.8万吨。

在浙江强港改革46项“任务清单”中,以降成本为导向的内容还有许多。如试点开展“以箱代库”操作模式,将空箱预驳至铁路场站及支线码头,提升空箱资源配置效能,平均减少费用约10%;6月上线全国首个海事金融服务平台,已助企融资5390万元……

据悉,围绕建设公开透明、成本最低的“示范港”,浙江接下来将大力推广海运与内陆全程“一单制”运输模式,实现海铁联运“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通过持续深化“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力争全年为航运企业降本增效4亿元;建立健全港口收费监测机制,强化对港口服务的价格指导,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宁波舟山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供图

大港效率刷新进行时

过去16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能稳居全球第一,与港口效率的持续提升密不可分。于港口发展而言,这项工作只有进行时。

今年,在宁波舟山港借助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令码头操作更智能、高效的同时,浙江也通过强港改革,推动港口服务不断刷新“大港速度”。

9日,一辆装有玩具的快递卡车从德国临港物流枢纽智能仓储中心驶出,并顺利抵达仓储客户指定地点,助推中德国际货物运输迈入更快捷的“直达直配”时代。该模式能顺利实现,得益于今年新开通的“中欧快航”航线,其连接宁波舟山港与德国威廉港,不挂靠任何中转港,航时较传统方式缩短十余天。

打造“海铁专列+海运快线”等跨境物流多式联运服务新模式,是浙江强港改革任务之一。在开通“中欧快航”基础上,浙江3月以来先后开通义乌—宁波舟山港—威廉、合肥—宁波舟山港—威廉等四条海铁快航专线,显著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效率。

围绕打造畅通有序、效率最高的“模范港”,该省还在畅通管理体制机制上做文章。

上半年,台州港大麦屿港务二期项目通过由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组织的“三会合一”评审会,标志着浙江在全国首创港口项目“三会合一”审批模式。

“以往海洋港口项目审批存在环节多、层级多、流程复杂、耗时长等问题,港口岸线使用合理性评估会、工可报告行业审查会、项目核准评估咨询会由不同部门负责。‘三会合一’让单个项目缩短审批时长3个月左右,目前我们正提质扩面加快推广。”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投资管理处处长曹玉泉说。

今年上半年,浙江已推动强港改革任务完成24项,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超半”,另外22项改革任务正在有序推进。这些优服务、降成本、提效率的破冰之举、创新之策,正让宁波舟山港的“强港”计划书逐步变为实景图。

如今,这座港口对外连接着全球西湖区亦庄代理记账20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已成为中国推动开放发展的“硬核”力量。随着大港图强步伐的加速,宁波舟山港如何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在助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值得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