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企业用工减少 河南返乡民工变创业群体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10658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报芸网讯   ■开栏的话

  “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而就在11月5日,,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十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中国表现出应对金融危机的态度和决心。

  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经济大省,受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而沿海地区因为经济下滑造成的人才、资本、产业等要素回流,又给河南提供了“危”中之“机”。

  河南清理收费项目 仅行政事业性收费减17亿

   河南争取拿下130亿

  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出台因势利导的宏观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危机对河南造成的消极影响必将降到最低;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稳步开展的“三新”大讨论,必将找出更多应对经济困难的方法,增强河南推动经济新跨越的信心。

  河南有着良好的经济形势,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证明,只要有信心,经过这次考验,我们的经济还会壮大,我们的企业还会创新提高。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困难中更要坚定信心,风雨之后会有彩虹。

  今天起,本报将推出 《增强信心 迎接挑战》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11月10日晚上,郑州火车站寒冷异常。不过,每趟列车到站后,有不少背着被褥的乘客拥出。郑州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天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返乡的工人日渐增多,此时的客流量较往年大为增长。

  专家分析,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返乡民工而言,是危机更是机会,是返乡创业的契机。

  ●农民工提前返乡过年

  11月10日夜,列车过后,乘客拥出车站。有不少乘客结对而出,背着巨大的包裹。寒风中,有的坐上公交找亲戚投宿,有的摊开被褥在火车站广场的背风处席地而卧。

  孙占喜和妻子佝偻在火车站广场的一角。接过记者递上的一根烟的时候,孙看到毛衣袖口已经磨烂,就把线头往秋衣里掖了掖。“3年没有回来了,今年回来在家过个好年。”孙说。

  孙占喜家在扶沟,2005年和妻子到东莞一家玩具厂打工。今年10月下旬,他和妻子所在的公司停产,在生产车间的妻子工资也随即停发,做保安的孙占喜工资降到800元。等了10多天,妻子也没有听到招工信息,于是两人决定回家。

  在他们离开之前,已经有不少同事回家。其中,四川籍和河南籍的最多。孙占喜的妻子说:“我们车间20多个人,咱河南的有8个,7个都回来了。”

  11月11日,记者电话联系到虎门宇龙手机配件厂的副总经理郭军,他说,自己所在的工厂已经有部分生产线停产,有差不多1/3的工人提前回家过节。在深圳、东莞等地打工15年,这个驻马店人已经32岁,曾经看工地的小伙儿成了1000多人工厂的副总。

  郭军目前已经和郑州的亲戚联系,如果公司撑不下去的话就回郑州创业。实际上,春节回家时,郭军就已经考虑在驻马店投建一个电子数码城。郭军介绍,有不少老乡已经准备回家,有些打工将近10年,差不多每两三年才回家一趟,而且,多数打工的都是年轻人,面临着结婚和养育孩子的责任,“这一回去,估计很多就不会再出来打工了”。

  ●多种因素导致用工减少

  据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张全顺介绍:“我的公司目前还行,说明返乡民工数量并不是很大,等民工返乡很严重的时候,我这里就撑不下去了。从目前来看,玩具行业境况最差,离开的工人也最多。但是,这种状况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就出现了,当时人民币升值对他们影响就很大,当时就有工厂停产。今年比去年情况更坏一点,订单减少,不少企业就开始降薪裁员。”

  张全顺介绍,目前有部分民工回家,一方面的确是所在企业破产、停产、裁员;另一方面是因为临近春节,即使找到工作,年前也很难拿到工资。不过,张全顺表示,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并不意味着劳动力过剩,而是分配不均。近一个月,张全顺就接到了几个工厂的招工业务,因为这些工厂接到大订单,只好招工扩大规模。

  此外,根据深圳市劳动保障局10月中旬公布的第三季度用工形势,深圳第三季度用工需求人数为170.5万人,入场求职人数129.2万人,供求缺口人数41.3万人。不过,供需缺口人数较前一季度下降了1.5万人,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9.6万人。

  郭军介绍,因为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迅速,原来销往欧美等国的手机零配件订单急剧下降,年初打算扩大规模的老板再也没有原来的踌躇满志,当地手机生产链条上的企业都受到冲击,“每周至少有两家停产、破产”,这些都使得农民工失业返乡。

  记者了解到,有些企业的产业升级也导致了部分农民工失去工作,比如东莞一家港资针织公司投资1亿元购买了500台计算机织布机,对工人的需求自然减少。

  ●正在打造人力资源强省

  “农民工返乡,并不是坏事。”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说,目前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资,而河南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多剩下老人和儿童,这并不利于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对农村投资的加大,也需要农民重返农村。

  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说,目前,农民工返乡对于发展乡镇企业也是好事,这些返乡农民多是成熟的产业工人,不用经过大量培训即可上岗,而且见过世面的返乡农民工自己创业,也将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到2007年底,全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1974万人,输出到外省的达1199万人,境外就业4.8万人。全年全省劳务收入已达1316亿元,同比增长361亿元。冯德显和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的常务副会长宋向清等,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更应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事实上,过去几年,河南省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劳务输出对河南经济的强力支撑作用,并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农民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以及法律等知识培训。仅2007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补助资金总额就达到12140万元,人均补贴标准从2006年的336元提高到466.9元,共培训结业28.3万人,转移就业26.6万人。

  ●一个潜在的创业群体

  宋向清说,对于返乡的农民工而言,目前的情况是危机,但更是一种转机,他们是极其庞大的潜在创业群体。

  今年年初,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通知》称,2008年起,我省将全面实施“凤还巢”工程,通过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从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鼓励、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通知”规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业或领域外,均允许进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并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各地招商引资范围,返乡创业农民工与外地客商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

  另外,各地政府将安排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推行返乡创业贷款贴息制度,重点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给予贴息,积极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期内由财政按规定予以贴息。

  以全省唯一一个创业试点城市许昌为例,截至今年上半年,许昌市有1.37万人返乡创业,投资超过20亿元,吸纳7.8万人就业。外出打工者众多的固始、林州等地,也因为“凤还巢”工程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返乡的农民工,有胆略有见识还有资金,他们的确有很大的创业潜力。郭军说,目前他已经和郑州的亲戚商量,准备在郑州几座大学城旁选址开办一家平价酒楼;孙占喜也告诉记者,回家之后就不打算出去了,他和妻子商量用打工赚来的钱在县城或乡里做生意。记者 高二坡/文 李杨/图

责任编辑:华峰
counter

版权所有: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大河文摘报、大河健康报、河南商报、今日安报、今日消费、期货日报、漫画月刊、新闻爱好者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报芸网发布,报芸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报芸网-大河报”或“报芸网”。咨询电话:0371-65795752。

报芸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

未经报芸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