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华源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6月份以后约生产了368万瓶“欣弗”,其中约318万瓶销往全国26个省区市,其中安徽省的销量最多,高达140多万瓶,最少的是天津市,仅为700瓶。未销往北京、重庆、内蒙古、宁夏、西藏。  截至昨日18时,河南已经接到两例使用“欣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 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介绍说,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例分别来自郑州巩义市和洛阳市。一例属轻微反应,另一例反应较重,但目前病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目前,我省已将不良反应报告上报国家药监局,全省各地医疗机构购买、使用该药品数量正在统计中。[评论]
  8月8日,记者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8日18时,我省因“欣弗”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又增加一例,这名患者属轻微不良反应,目前无生命危险。据悉,这位患者是长葛市人,男性,60多岁。在7月29日至8月1日期间,患者在一乡镇诊所注射了“欣弗”注射液,此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经过救治,目前症状已得到缓解,仍在医院观察。 [详细]
  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被控制的问题“欣弗”,全部标示为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知要求暂停使用的批次之列。下一步,药监部门将监督有关企业对问题“欣弗”进行召回。 [详细]
 
进入论坛参与讨论
  网络调查
■ 调查:欣弗事件如何善后
   [详细内容]
■ 评论:“药监生态”恶化是“欣弗”事件肇因
  这样的问题药品,其实就是将毒素植入患者体内,来吞噬患者的健康生命。那么,这样的问题药品,又何以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生产线,并经过相应的流通渠道最终进入医院,被临床使用呢? [详细内容]
■ 评论:公众有权了解"欣弗"的身世
  媒体追踪、调查欣弗事件,发掘欣弗事件的真相,揭示导致事件发生的问题症结在哪里,哪些部门该对欣弗事件负责,意义重大。然而,从几天来媒体刊登、播发的有关欣弗事件的大量报道看,人们似乎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问题:欣弗注射液的生产商安徽华源公司,其隶属于谁,一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药品,市场遍布全国,它自身有无背景? [详细内容]


  媒体报道
■ 巩义和洛阳发现两例“欣弗”受害者
  8月1日晚8时多,翟女士因上呼吸道感染来到巩义市新市街戚聚芳诊所就诊。值班医生为其开了两瓶“欣弗”注射液。输第一瓶时,翟女士没啥反应。在第二瓶换药时,翟女士突然称腹部疼痛。过了几分钟,翟女士又出现血压不稳、头痛、发烧、口干、恶心、发冷、腹泻、胸闷等症状。值班医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仍未好转,遂送往巩义中医院救治。 [详细]
 
■ 安徽药监局:欣弗生产中可能发生药品交叉污染
  安徽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张荣生就此提出,“欣弗”的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引入了污染,即上一批药品的生产对下一批“欣弗”的生产产生了污染,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张荣生说,这种污染是非常微量的,以至于检验部门无法检测出来,“但是这种微量污染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详细]
 
■ 欣弗尚未发现有质量问题 14日出最后化验结果
  “目前的调查和药检都显示,‘欣弗’药品还没有发现质量问题,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不良反应,我们正积极配合国家药监局逐一对各个环节进行核查。”昨日下午,安徽省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刘自林说。刘表示,无菌项目由于检测时间较长,需要14天,因而到8月14日才能有最后的检测结果。 [详细]
 
■ 国家药监局:"欣弗"不良反应事件未发现新发病例
  据介绍,目前“欣弗”在我国有很广泛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在中小城市和县以下的医院使用。这是因为,“欣弗”价格便宜,肌肉注射剂一支只要几分钱。同时,它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可以治疗细菌引起的感冒发烧等常见病,而且不用做皮试,使用简便。 [详细]
 
■ 有关部门被指掩盖事实
  尽管事件从8月1日被媒体曝光至今已有5天,作为事件“风暴中心”,位于安徽省阜阳市莲花路1号的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华源”)的门口,门卫依然一字排开如临大敌,对靠近厂区的每一个人都详加盘问,并不停地挥手示意站在厂门口看热闹的闲杂人等赶紧散开。 [详细]
 
■ 318万瓶“欣弗”销往26省区市
  截至8月5日下午4时,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目前共收到使用安徽华源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不良事件报告数81例,涉及10个省份。其中3例死亡病例报告。在全国暂停销售和使用涉及药品后,尚未收到新发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派出专家组赴安徽等地进行指导有关处置工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