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东湖区代办公司注销税务登记
第2 🌿东湖区代办公司注销税务流程
第3 🌿东湖区代办公司注销税务在哪里
从工业园到汽车园、从传统燃油东湖区代办公司注销税务车到新能源、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过去的半年时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武清,一场关于汽车产业链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聚焦:从工业园到汽车园
“京M、津A、冀R……”武清区京清汽车产业园(以下简称京清园)停车场上,停满了车,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除了天津本地的车牌,很多车是来自北京和河北的牌子,来来往往人员的口音,也带着三地的些微区别。
“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是北京、河北的,尤其是廊坊的。”京清园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海军介绍,“协同发展,京津冀共造一辆车让大家融入一起。”
“离这里最近的高铁站就在廊坊,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到。”一位滴滴司机补充道。
北与通州永乐店镇相连,西与廊坊开发区接壤,优异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排头兵”的名声。
京清园的前身京滨工业园成立于2009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20家。伴随着京津冀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园区也开始了产业聚焦。
改革永远在路上,2024年12月,京滨工业园更名为武清京津产业新城京清汽车产业园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复。
京清汽车产业园,北京的京,武清的清,地理方位一目了然;
工业园到汽车园,定位精准,目标明晰,聚焦汽车产业蓝海。
批复中也明确“产业定位调整为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智能制造装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产业”。
资料显示,之前京津冀区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本地化零部件企业配套水平相对较低,外部依赖度高,这也为三地集中优势做大汽车产业链提供了空间和机遇。
转变:从传统到新能源
京津冀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进程中,企业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7月2日上午,京清园古旺路5号,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物流区,挂着京A牌照的大卡车正在排队装货,一个小时左右,车上的配件将进入到北京大兴的整车厂,成为热销车型的一部分。
“从我们这里到大兴,也就是40公里左右,运输车可以跑多个来回,一周至少发车6天,差不多24小时不停。”谈起京津冀共造一辆车,公司总经理刘同明侃侃而谈。
在这里,发车节拍按小时计算——FEM(前端模块总成)每小时发出一车、HVAC(空调系统总成)每2小时发一车货、AGS(主动进气格栅)每3小时发一车货。每天有几千套车用零部件源源不断地送往位于京冀地区的整车企业,其中发往北京大兴的接近2000套。
在装车的同时,公司的三个车间内,为不同企业配套的生产线不停地运转着,车间内自动运输机器人(AGV)将零件精准地输送到指定位置。“有为传统燃油车配套的,也有为新能源企业配套的,都是知名品牌。”工作人员介绍。
作为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法国法雷奥集团在天津的下属公司,2013年公司正式在武清区成立后不久,赶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风口,公司也成为京津冀共造一辆车链条上的一环。最开始,产品主要是为燃油车配套,后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公司也进入了新能源领域。
“因为集团公司本身就是老牌企业,与世界知名的车企有着很多年的合作,凭着这份影响力和技术能力,公司也就能够顺利进入新产业的供应链。”刘同明介绍,京津冀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是企业不断壮大的动力,“一方面我们的产品和技术能满足新能源车企的需要,另一方面车企的需求也促使公司不断地探索和研发,要求我们不仅技术领先、品质领先,也要有性价比,可以说是彼此之间的双向奔赴。”其介绍,除了正在生产的产品,目前公司也在为几家知名车企将要推出的新车型做配套准备。
现在,公司销售的90%以上来自京津冀,“产品整体上实现了随时生产,随时运往北京,可以说还冒着热气呢”。
事实上,作为京津冀汽车产业链的一环,法雷奥公司员工也是来自京津冀三地,其中有一半左右来自紧邻着的河北廊坊,协同发展在这里生动体现。
发展:共建京津冀首位产业
2024年京津冀地区实现汽车产量285万辆,同比增长11.8%,其中新能源汽车67.6万辆,同比增长154%。三地汽车产业实现产值已超8400亿元,成为京津冀制造业“首位产业”。伴随三地共造一辆车的逐渐加快,京清园发展步履不停。
2024年11月,京津冀汽车供应链产业联盟在天津成立,联盟秘书处就落地京清园,联盟拥有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高校院所、行业机构等成员单位300余家。同月,规划总面积8000亩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开启,天津武清、北京顺义、河北廊坊各建一个园区,天津园区同样落地京清园。
京津冀共造一辆车之路正越跑越宽,当一辆车的车灯、座椅、车身、变速箱来自天津,蓄电池、行李架来自河北,玻璃升降器、空气滤清器来自北京时,已经变得不分你我。
沈海军告诉津云记者:“通过打造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加强与京冀的重点产业链配套融合,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园区正从三地共造一辆车,向三地智造一辆车挺进。”
2025年刚刚过半,京清园的好消息接连传来。
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京清园企业博思特能源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评“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
紧接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的2025年第一批天津市先进智能工厂认定,京清园的海拉车灯、安闻汽车入选。
当下,以京清园为中心约2小时交通圈内,现有奔驰、丰田、小米、理想、长城等京津冀整车项目18个,近地配套需求大,这里也形成了以汽车传感器、照明系统、汽车空调、汽车线束、汽车底盘、算力支撑等为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与京津冀地区的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稳定合作。
6月25日,京清园举办了最新一次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与四家产业链重点企业达成合作,着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布局。
“选择这里,正是看中产业园地处京津发展轴核心位置的先天优势,努力把项目建设成依托京清,立足武清,辐射京津冀,面向华北的重要战略落子点。”签约企业家这样表示。
(记者 彭俊勇 视频制作 李东湖区代办公司注销税务杭朔)
发表评论